什麼是業務架構?什麼是業務流程?業務架構和業務流程的關係是什麼?


EA韩老师

北京男

架构技术布道者

一、什麼是業務架構
業務架構可以理解為一種從整體出發,對組織「做什麼」「為什麼做」「誰來做」「在哪裡做」「以什麼方式做」的結構化描述。
幾個權威定義可供參考:Business Architecture Guild 的定義指出:「業務架構代表了對能力、端到端價值交付、資訊和組織結構等多維業務視角的整體表達;以及這些業務視角與策略、產品、政策、計劃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
簡明地說,業務架構是將企業策略意圖與營運現實之間的「橋樑」。
例如 LeanIX 的詞條中說:業務架構是一個藍圖,描繪組織如何將策略目標與營運現實對齊。

基於上述定義,以及實務上的總結,業務架構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關鍵維度:
價值流(Value Stream):從利害關係人視角來看,組織如何交付價值。
業務能力(Business Capability):組織為了實現策略、交付價值所必須具備的「做事情的能力」。
組織架構(Organization):誰/哪些組織單位來負責這些能力、價值流或流程。資訊/數據(Information/Business Information):支撐能力與流程的資訊資源。流程與機制(Process / Operationalization):雖然流程偏操作層面,但在業務架構中也會被繪製/關聯。

二、什麼是業務流程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指的是組織內部或組織間,一系列有序的、定義良好的活動或任務的集合,這些活動共同將輸入轉化為輸出,從而為客戶或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例如,維基百科中定義:「一組結構化的、相關的活動或任務,由人或設備執行,其特定順序產生一種服務或產品(以滿足客戶或某一組織目標)。」 有開始、有結束:流程有明確的輸入、輸出、邊界。
跨組織/跨職能:流程往往跨部門、跨角色,需要協同合作。
價值創造導向:流程的最終目的是交付價值(對顧客、組織或利害關係人)。
可建模、可測量、可最佳化:流程可以使用流程圖、泳道圖、BPMN等工具來描述,隨後持續改善。
在實務中,為了系統化管理流程,組織通常建立「流程架構」(詳解APQC流程分級分類架構PCF13個高階分類和5級業務流程)或「流程分類架構」。簡要地說,這是一種流程結構或流程體系的圖像。例如,流程架構是「組織流程依某一層次分層、分類、明確邊界與關係」的結構化模型。幫助回答「流程是否全覆蓋」「由誰負責」「流程之間的關係如何」這些組織治理問題。
三、業務架構和業務流程的關係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從「層級」和「目的」兩個維度來分析。

(1)層次與定位對比
業務架構處於 概念層/策略層:描述的是組織「要成為什麼」「要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的結構。
業務流程處於 邏輯層/操作層:是業務架構中「怎麼做」「誰做」「以什麼順序做」的體現。
換句話說:流程是企業架構中能力、價值流等要素落地、運作的形式。例如,某一業務能力「客戶開戶」在業務架構中表明「我們具備為客戶開戶的能力」;但具體「客戶開戶流程」則規定從客戶資料收集、核准、帳戶開通、通知客戶的活動步驟。
(2)映射與支援關係在業務架構中,價值流、業務能力、組織、資訊等要素 需要透過流程去實現(operationalize)。
例如,價值流和業務能力在運作層面「被流程實現」。
流程也 依賴業務架構提供的方向、邊界和語意:例如流程應該屬於哪個價值流階段、支撐哪項能力、由哪個組織單元負責。
可視為:業務架構 → 流程(以及流程架構)→ 具體流程模型/任務。
(3)治理與用途區別若組織引進業務架構,其目的可能是「從策略層看清業務結構、能力、價值流」;此時流程不是首要目標,而是能力/價值流的映射。若組織引進流程管理,其目的可能是「端到端優化流程、消除瓶頸、提升效率」;此時流程作為主戰場,而業務架構可能作為背後支援。在現實中,兩者常常協同搭建:業務架構提供「為什麼、做什麼」的視角,流程提供「怎麼做」與「誰做」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