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認證考古題|IT認證題庫|IT認證考試信息 –Killtest考古題網

Illustration of a bird flying.
  • 企業DevOps為何難以進步?

    原创 岱军 DevOps推出已經15年了。但對於較傳統的企業,他們的DevOps轉型為何看似沒完沒了? 譯自Can Enterprise DevOps Ever Measure Up? ,作者 Jennifer Riggins。 我們踏上稱為DevOps的旅程已有15年多。然而,許多組織在轉型過程中似乎陷入僵局,比以往面臨更多阻力。部分問題在於,工程是一門科學,因此無法改善未能測量之物。任何「轉型」的測量本來就很困難。更複雜的是,儘管名為DevOps,但它更專注於營運優化,而非開發者體驗。 Jennifer Riggins 是一位講述技術文化故事的作家、記者、撰稿人和活動及播客主持人,她幫助分享技術文化碰撞的故事,並翻譯我們正在建立的技術的影響。開發者生產力的測量並不簡單。儘管媒體喜報DORA指標、SPACE框架與去年的DevEx指標,但實際應用類似工具的公司寥寥無幾——微軟與谷歌——大多數研究的發源地——以及Netflix、Spotify、領英、Atlassian與GitHub等大品牌。這些傳統企業也突然發現自己成了科技公司,卻覺得沒有看到漫長DevOps隧道盡頭的曙光。當然,在炒作週期中,科技巨頭作為早期採用者並不罕見。但DORA指標已經10歲了——無論評論員多麼感興趣,它們的採用範圍似乎都不廣。是什麼阻礙這些傳統組織成為DevOps菁英?我們與Uplevel產品副總裁Christina Forney對話,探討真正的絆腳石。陷入痛苦三角在過去的10年裡,Forney在產品和工程之間來回切換,一直致力於為開發者開發生產力工具。在過去的5年裡,她與企業客戶密切合作,親身見證了這種投入卻看不到DevOps的回報。她說,大多數組織都陷入了「痛苦三角」。 這是Uplevel對三個關鍵人員健康組成部分測量的命名:人員健康- 我們的工作是否可持續?承諾- 我們是否有效地規劃並兌現承諾?交付- 我們是否有效率地交付優質解決方案? 「在這三件事中做好一兩件非常容易。要做好全部三件非常困難,」Forney說,「因為你可以按質交付完成承諾,但會拖垮你的團隊。或者你的團隊對你完成承諾很滿意,但這需要非常非常長的時間,所以品質在受損。 痛苦三角,圖片由Uplevel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阻礙企業轉型的不是對DevOps目標的認知不足。畢竟,諮詢行業投入了數百萬美元來確保它得到解釋。 正如Forney所說:「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更快地交付。我們知道我們需要聽取客戶回饋。我們知道我們想要交付業務價值。我們知道我們應該進行客戶研究。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更頻繁地發布和獲取回饋,且週期更短,降低拉取請求的複雜度,進入串流工作狀態。 但是我們也應該每天吃沙拉。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每天吃沙拉。僅僅因為你知道某事為真並不意味著這就是我們的實際行為。 「就DevOps來說,在這些傳統組織面臨的複雜環境中,它並非魔法治療藥。 大約15年前,有人決定將其稱為DevOps轉型,喚起了魔法少女薩布麗娜變裝的畫面——暗示它會快速、輕鬆又無痛。 然而,儘管聘請了成千上萬的DevOps顧問和教練,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大多數傳統企業距離感覺「轉型」卻仍沒有更近一步。他們真正感受到的只是在試圖將圓釘塞進他們的方孔中時的無盡挫折。 「我看到越來越大的鴻溝在科技進步的公司和正在轉型的公司之間,」Forney說。她指著Meta、Alphabet、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等科技巨頭繼續說道:「你有這些科技先進的公司引領潮流,最佳實踐就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對於科技圈稱為「傳統組織」的完全不同。這些組織像是銀行和汽車產業,起初並不擅長建立軟體,但最近已經進化成完全依賴利用和建構軟體的公司。 “ 這些大型組織在說,‘我們想要進行這些大規模的轉型’,於是他們聘請了在谷歌有過類似經歷的高管和領導者。他們進入公司後仍然事不成。她繼續說道,這導致「轉型需要數年乃至更久的時間。 「而較小的組織可以更“敏捷”,並可以相對輕鬆地完成這些所謂的“轉型”,如雲端遷移和打破孤島實現跨組織協作。但這些老牌組織10年後仍在掙扎——就在DevOps曾經很酷的10年後。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慣性? Forney將其歸因於技術債和傳統文化結構的組合。 「就像如果你長時間不伸展身體,然後起床想試試,你不會立刻就能碰到腳趾,」她說。 「這需要時間。你會看到許多領導層的流失。特別是在這些以文書工作、官僚主義和法規為特徵的緩慢組織中。」她反思一個財富100強客戶時說:「這位領導者表達了極大的沮喪,我在努力,但沒有任何成果”,儘管在其他地方曾成功轉型過。所以他們知道潛力以及當DevOps被全面接納時可以多好,但他們就是無法在這些存在高度監管、有50至100年曆史的公司中使其奏效。 有些人認為過去18個月大型科技公司裁員可以成為這些傳統組織吸引科技人才的大好機會,但同樣,大型科技公司的視角可能不具備導航這些企業的能力。衡量企業DevOps的成功部分問題在於,這些較傳統的企業吸收了大型科技公司的開發者生產力指標,但他們的人員、流程以及通常的遺留技術不適合這幾項測量。 在Forney看來,在頂尖組織中,開發者花費長達70%的時間編寫和測試程式碼,其餘時間用於開會和切換上下文。但當你檢視這個異常高的70%時,她解釋道,你然後不得不考慮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僅僅是“保持系統運行”,或處理客戶支持,或處於待命狀態,相對於“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創造新的價值」。 她說這變成了一個「不斷縮小的空間桶」。尤其是在那些還沒有完全遷移到雲端、還沒有完全從瀑布開發轉向敏捷開發的老牌組織,她發現開發者經常關注錯誤的工作。或者他們在技術債之上建立快速獲勝的變通方法,而不是基於長期視角進行修復。 「我們看到組織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計劃,認為這些是組織的首要任務,但實際上發生了什麼?開發人員是否真的花費了你預期的大部分時間來做這些事情?” Forney說,「大多數情況下,你會看到他們花了全組織層級努力的5%時間來做這些最重要的事情。」這種估計來自Uplevel自己的工具,它從各種來源拉取數據,並試圖對組織範圍內的時間實際花費進行建模。 “當你開始把整個工程組織看作是一個引擎,你就開始對工程系統進行工程化”,Forney解釋說,這反過來讓你能夠關注整體工程的最大瓶頸。只有系統思維才能改進DevOps結果。 DORA指標與SPACE框架不緣?雖然看似流行的DORA指標和SPACE框架也是在團隊層面及以上進行測量,但它們在更傳統的企業場景中根本沒有廣泛採用。 「對於SPACE框架,最大挑戰之一在於它不夠精準和明確定義,」Forney表示。 SPACE框架提出了25項開發者生產力指標,作為衡量各種社會技術因素的起點,但更注重如何為這些測量創造情境,而非應使用哪些指標。 “因此,它給出了一個寬泛的開放方向,即應在此領域進行測量,但要弄清楚什麼最適合你。特別是在大型組織中,人們不太清楚應測量什麼。” 而且,正如我們之前採訪谷歌的Nathen Harvey和Michelle Irvine時討論過的,DORA指標遠不止4項——更像50項,但每個人都執著於核心4項:部署頻率、變更引導時間、變更失敗率和故障交付恢復時間(先前稱為平均恢復時間,即MTTR)。 「你需要測量的指標遠不止4項,」 Forney表示,這些指標讓你「看到平衡人員健康或確保開發者有足夠深度工作時間的敘事」。她特別指出需要生成式組織文化——該文化植根於資訊流動和信任。 事實上,2023年DevOps狀態報告在發現擁有生成式文化的團隊表現提升30%的同時,生產力和工作滿意度也大幅提高,開發者職業倦怠降低後,將生成式文化作為核心能力加入其中。 當然,尤其在典型的等級制傳統部門,培養這種程度的溝通,然後衡量其成長變得更具挑戰性。傳統組織的系統思維通常依賴大量官僚主義和許多對話以及刻意的障礙。 是時候測量所花時間了DORA和SPACE難以採用的一個原因是,即使在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它們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定義和衡量DevOps的成功。上個月,DX開發者體驗平台的CEOAbi Noda分享了對17家公司開發者生產力指標的最新研究結果,所有這些公司最初都是作為科技公司設立的。絕大多數也沒有使用DORA或SPACE。他寫道:“每家公司都有自己量身定制的方法來衡量其工程組織的效率。”…

    October 23, 2024
  • 如何加強無線網路安全防護?

    原创 保密科学技术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無線網路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無線網路傳輸路徑的開放特性為其增加了靈活性與便利性,但也導致了越界連接、非法存取、資訊竊取等多種風險隱患。這些安全威脅不僅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洩露,還可能引起整個網路系統的崩潰,對個人、企業甚至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以下將為您介紹無線網路的安全防護技術與防護策略,以期為無線網路安全防護提供參考。 防護技術從精準防護的角度出發,每一種風險都可採用相應的防護技術進行檢測與規避。越界連線風險主要包含未授權裝置連線、無線存取點偽裝及無線訊號幹擾,可採用無線幹擾偵測技術或無線訊號偵測技術偵測是否有未授權裝置存取、是否有偽基地台或未知無線訊號幹擾。非法存取風險包含密碼破解和釣魚攻擊,可採用身分認證技術、存取控制技術或無線入侵偵測技術進行規避。資訊竊取風險包含無線通訊協定攻擊、中間人攻擊或跳板攻擊,可採用安全協定技術或資料加密技術防護。 防護策略從資訊安全的角度考慮,敏感場所的無線網路應根據不同的環境和要求,循序漸進地從找不到、進不來、被阻斷、竊不走、能追溯5個方面採取立體式綜合防護策略。 1.找不到無線網路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關卡是將攻擊者、非授權無線設備和無線存取點隔離在無線網路場所安全距離之外。一方面,可以採用實體區域管控、進入管制等措施,對人員或進入無線網路區域的設備進行安全偵測,防止具有無線連線功能的非授權設備和無線存取點進入無線網路場所。另一方面,可以加強無線幹擾偵測和無線訊號偵測,發現無線網路的干擾訊號,增加無線網路邊界溢出警告。 2.進不來無線網路安全防護的第二道關卡是確保即使帶入了無線接取設備,也無法接取受保護的無線網路。可採用身分認證技術、存取控制技術,隱藏服務集識別(SSID),設定複雜的口令、設備認證授權等身分認證和存取控制措施,確保只有經過驗證的合法設備才能夠連接到無線網路。 3.被阻斷無線網路安全防護的第三道關卡是確保即使攻擊者連接了無線網絡,也能很快發現並進行阻斷。可採用無線網路入侵偵測技術,精確識別授權終端,將非授權終端從網路中移除。同時,可以採用即時偵測周圍無線訊號的方式,發現並阻止未經授權的裝置連接到無線網路。 4.竊不走無線網路安全防護的第四道關卡是確保即使被連線了,資料也竊不走。可採用常規的安全協定、專門的無線安全協定、資料加密等措施確保資訊的安全。建立專用的安全通訊網絡,使用虛擬專用網路技術建立安全的資料傳輸通道,採用技術手段確保資料完整性,防止攻擊者取得敏感資訊。 5.能追溯無線網路安全防護的第五道關卡是確保攻擊者即使突破了無線網路的層層防護並成功竊取數據,也會被事後追溯。可以透過統一審計監管等手段進行事後追責,準確找到攻擊者身分訊息,及時進行事後處理。

    October 19, 2024
  • 差異大揭秘:SDH、MSTP、OTN 與 PTN!

    通信百科 01.什麼是SDH? TDM是時分複用,就是將一個標準時長(1 秒)分成若干段小的時間段(8000),每一個小時間段(1/8000=125us)傳送一路訊號。 SDH系統就是傳統的電路調度,電路調度以TDM為基礎。 早年的網路都是傳輸語音的,電話網路的基礎就是TDM。 SDH系統的電路調度皆以 TDM為基礎,所以看到很多人說 SDH業務就是TDM業務,就是傳統的電路調度,這是有理論基礎的。 在通訊領域裡SDH(同步數位體系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面旗幟,他完善了早期PDH(最早的光端機)的諸多不足,把時鐘從「準同步」變成了「同步」。 PDH的光傳輸只能是點對點,連續背靠背傳輸容易出現時鐘不同步(PDH在點對點的情況下是有時鐘的),而且在市場行業內標準不統一。 也就是說,不同廠商之間的PDH很難互通,頻寬一般在155M,下放E1(2M)介面數最多有63個,SDH的出現解決了上述所有的問題,而且可以組成鍊形或環形網,極大的豐富了組網方式,業務介面封裝標準,傳輸頻寬從155M一直擴展到40G(目前最大)。 聰明的光纖通訊先人們對組網做出了新的架構。 曾幾何時,SDH+PDH的組網方式大紅大紫,無人能撼動,即使是現在還有很多地區(多為專網用戶)在沿用這一組網方式。 SDH負責主傳輸層的業務,PDH負責從傳輸層向下延伸業務,直到落實到最終業務下放點。 02.什麼是MSTP? SDH呼風喚雨,現在又多出一個業界新貴“以太網”,還有不服輸的ATM技術,強強聯手,賺取更大的利潤,似乎一時間成了可阻擋的潮流。 果然,三方很快就建立了合作,MSTP(基於SDH 的多業務傳送平台 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誕生——MSTP的組成就是SDH+乙太網路+ATM。 我們把MSTP比喻成股份制有限公司,在MSTP公司中,股份分配較不均:SDH佔股70%,乙太網路佔股20%,它包括ATM佔股10%。 可以看出來,掌權的還是SDH,核心還是TDM,TDM的一切劣勢都依舊保留,如剛性管道。乙太網路和ATM因為股權問題,都沒有拿出像樣的東西,只是虛有其表(提供對應介面)而已。 隨著網路的大力普及,電腦、手機、電視等終端機都能上網了,頻寬需求成長和現網資源出現激烈的矛盾。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SDH標準化的工作模式非常可靠,但是,過於死板的工作風格帶來了許多問題。 形象的描述一下,你也許就會明白。 SDH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例如:北京的二環路(一條光纖)批給我開車拉貨用,那麼二環就不允許有其它車輛經過,上面就我一輛車(多麼刻板)。 剛開始我這個車可以拉1個客人(1個STM-1),那麼二環的效率就是(155M),後來車噸位升級了,我能拉64個客人(64個STM-1),那麼二環的效率就是( 10G),這就是SDH環速率,目前最大是40G。 如果有時沒有運貨任務,那麼我就空跑,兜兜風,看看風景啊、美女甚麼的,這時二環路的效率就是 0,其它道路就是堵死了也和我無關。 如此固執,在業務上也是十分刻板。 例如我的車能裝 64位客人,但現在有65位客人要走,對不起我只能裝 64人,以後有更大的車再說,這種低效率運作方式我們叫做剛性管道。 所以,MSTP公司不做改變,市場就會淘汰你! 迫於無奈董事長召開緊急會議,解決目前的狀況。大家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大體總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方案一:多修幾條路(新建光纜),進行人員分流;優點:解決一部分現存問題,可以修到七環啊,那,修到了七環,業務還不夠怎麼辦?最後修到一百環! !缺點:成本高,週期長! (言簡意賅) 方案二:升級汽車噸位(提高速率);缺點:還沒研發出更大載重的車輛(電子元件受限) 方案三:將二環(光纖)劃分成多個車道(波道),那麼寬的路,跑一輛車是不是有點太奢侈了,多個車輛共享道路。 董事長看後,立即批示:提出第三個方案的人「升職」。 方案三切入角度犀利,可執行度高(這個公司也真是水平堪憂,正常人都該想到的吧),立即執行。 至此,WDM波分誕生。 03.什麼是WDM? 波分,就是波分複用,WDM。 波分就是把上述的二環路(光纖)劃分了成了多個車道(波長),供不同的車輛行走(傳輸設備)進行傳送。 這裡又依車道間隔大小,分為兩類:車道間隔為20nm的,為稀疏波分,又稱粗波分。車道間隔小於等於0.8nm的,同樣寬的公路,車道就更多了,為密集波分。 這樣頻寬就倍增了,暫時解決了頻寬不足的問題。…

    October 18, 2024
  • D-PDD-DY-23 :Dell PowerProtect DD Deploy 2023

    考試編號: D-PDD-DY-23,PowerProtect DD 部署, 經過驗證的認證有利於任何需要證明其部署 Dell PowerProtect DD 系統能力的專業人士。  考試說明: 這項經過驗證的認證有利於任何需要證明自己的專業人士 能夠部署 Dell PowerProtect DD 系統。 認證要求 要成功完成此認證,候選人必須: 1.透過實際操作產品擁有足夠的知識庫/技能 經驗和/或接受推薦的訓練。 2.通過 Dell PowerProtect DD Deploy 2023 考試。 注意:這些詳細資訊反映了截至 2023 年 11 月 10 日的認證要求。 經過驗證的專業計劃定期更新認證以反映 技術貨幣和相關性。請查看經過驗證的專業網站定期了解最新資訊。 考試概述 此考試評估在生產中部署 PowerProtect DD 系統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業務需求提供環境和配置。本考試還包括配置任務 與 PowerProtect DD 系統的持續管理以及與其他產品的整合保持一致。 產品 本次考試可能涉及的產品包括但不限於: •DDOS 7.11 • PowerProtect DD VE 7.11 •…

    October 11, 2024
  • 使用小型語言模型以預算部署AI

    云云众生s SLM 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允許公司在安全的環境中將模型適應其專有資料。 譯自Use Small Language Models To Deploy AI on a Budget,作者 Emily Freeman。 AI 正在顛覆科技產業。關於通用人工智慧(AGI) 及其取代人類的能力的討論無所不在。無論未來是在十年後還是一年後,許多團隊都需要協助充分利用 AI。 只有少數公司維護我們所知的 LLM——GPT、Claude、Bard、LaMDA、LLaMA 等——因為訓練所需的資源極其昂貴。 LLM在海量資料集上進行訓練。這些模型只是開始。它們提供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平台來建立更有效、更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在您的特定資料上訓練的小型語言模型 (SLM)。是什麼讓 SLM 變小?簡而言之——參數數量。 要理解 SLM 對現實世界應用的價值,您必須了解 LLM 的冗長性。 OpenAI 的 GPT-3 有 1750 億個參數,而 Meta 的 Llama 3.1 有一個包含 4050 億個參數的版本。但這意味著什麼? LLM 使用 Transformer 模型來標記和分析數據,利用參數來消費、解釋和產生人類語言。 如果您閱讀過任何資料,您可能會發現「標記」和「參數」可以互換使用,但它們是不同的。 標記是 LLM 的離散資料單元。在下面的範例中,每個單字都被 LLM 作為標記攝取。 根據模型的不同,標記可以是字詞、片語、字元等。標記允許…

    October 4, 2024
  • 居然97.15%的工程師,認為AI寫出來的程式碼不靠譜! (全球調查)

    58沈剑 架构师之路 AI正當風口,到底有多少技術人在用AI,又用到了什麼程度呢? stackoverflow在23年底做了一個全球開發者AI使用研究。讓我們一起看看:全球開發者,對於AI的使用,到了什麼程度? 第1項:你覺得AI有啥用? 提高生產力,32.81% 提高學習效率,25.17% 更有效率,24.96% 畫外音:沒懂,和提高生產率有啥區別=_=提升代碼準確性,13.31% 改善協作,3.75% 第2項:你覺得,AI寫出來的程式碼可靠嗎? 非常可靠,2.85%“ 有點」可靠,39.3%, 說不清,30.68%“ 有點」不可靠,21.71% 非常不靠譜,5.46% 第3項:具體點,用AI來幹嘛啦? (多選) 寫程式碼:82.55% 調試代碼&找AI幫忙:48.89% 產生文件:34.37% 學習程式碼庫(codebase):30.1% 測試:23.87% 做專案計畫:13.52% 代碼檢查:10.09% 部署&監控:4.74% 敷衍同事:3.65% 第4項:用了哪些AI輔助工具? (多選) 在國外,56%的工程師都用上Copilot輔助程式了!兄弟姊妹們,你們用著Copilot嗎? 今後,淘汰我們的可不是AI,而是那些用AI工具的其他工程師!

    September 28, 2024
  • H3C交換器故障排查:掌握這16條display指令,牛馬網工輕鬆應付!

    原创 牛马小李 网络工程师李亿万 在網路維運的世界裡,H3C交換器是眾多企業網路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即便是最可靠的設備,也難免會遇到故障。當H3C交換器出現問題時,如何快速定位並解決故障,是每個網路工程師都必須掌握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H3C交換器故障時,那些你必須知道的display指令。 1. display version首先,了解裝置的目前狀態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使用display version指令,你可以查看交換器的系統版本、啟動時間、運作時間等基本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判斷故障是否由軟體版本問題引起至關重要。 2. display device這個指令可以幫助你查看交換器的硬體狀態,包括CPU使用率、記憶體使用情況、闆卡狀態等。如果發現某個闆卡狀態異常,可能就是故障的源頭。 3. display interface網路介面的狀態是判斷網路問題的關鍵。透過display interface指令,你可以查看各個介面的狀態,包括是否啟動、速率、雙工模式、MTU設定等。如果介面狀態顯示為down,那麼可能需要檢查實體連線或設定問題。 4. display ip routing-table路由表是網路通訊的“地圖”,任何路由問題都可能導致網路故障。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指令,可以查看目前的路由表,檢查是否有錯誤的路由條目或缺少的路由。 5. display mac-addressMAC位址表是交換器進行資料轉送的基礎。透過display mac-address指令,你可以查看MAC位址表的內容,包含MAC位址、介面、VLAN等資訊。如果發現MAC位址表過大或有異常條目,可能需要清理或檢查設定。 6. display logbuffer日誌是了解設備運作狀況的視窗。使用display logbuffer命令,可以查看交換器的日誌訊息,這些訊息可能包含故障發生前的警告或錯誤訊息,對於故障診斷非常有幫助。 7.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目前的設定訊息,比較故障前後的設定差異,可以幫助你快速定位問題所在。 8.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查看已儲存的設定訊息,比較目前配置,找出可能的設定錯誤或遺漏。 9. display vlan查看VLAN的設定與狀態,並確保VLAN分割正確,沒有錯誤設定導致網路隔離。 10.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檢查鏈路聚合的狀態和配置,鏈路聚合問題可能導致網路不穩定。 11. display storm control查看風暴控制的狀態,風暴控製配置不當可能導致網路擁塞。 12. display spanning-tree查看生成樹協定的狀態,生成樹協定配置錯誤可能導致網路迴路或通訊中斷。 13. display bgp peer查看BGP鄰居的狀態,BGP鄰居關係不正常可能導致路由問題。 14. display ospf neighbor查看OSPF鄰居的狀態,OSPF鄰居關係不正常可能導致路由問題。 15. display firewall status查看防火牆的狀態和配置,防火牆配置錯誤可能阻斷正常通訊。 16. display traffic statistics查看流量統計信息,分析網路流量的異常,可能發現網路攻擊或配置問題。 結論: 掌握這些display指令,就像是擁有了一套網路故障排查的「瑞士軍刀」。當然,除了這些指令,實際的故障排查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但無論如何,這些指令都是你開始排查的強大工具。網路故障排查是網路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面對複雜的網路環境,如何快速、準確地定位和解決問題,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本文將分享一些實用的網路故障排查技巧,幫助你在遇到網路問題時更有游刃有餘。 1. 網路拓樸圖的重要性在開始排查之前,確保你有最新的網路拓樸圖。這將幫助你快速理解網路結構,定位可能的問題區域。 2. 使用Ping指令Ping指令是網路故障排查的基礎工具。透過ping不同的目標,可以初步判斷網路連通性問題。 3. Traceroute追蹤路徑當網路連線有問題時,使用traceroute指令可以幫助你檢視封包的傳輸路徑,辨識問題發生在哪個網路節點。 4. 連接埠狀態檢查檢查實體連接埠的狀態,包括速率、雙工模式、是否啟用等,確保實體連線沒有問題。 5. 網路抓包分析使用Wireshark等網路抓包工具,可擷取網路流量,分析資料包內容,發現潛在的問題。 6. 配置備份與恢復定期備份網路設備的配置,必要時進行恢復,可避免配置錯誤所導致的網路故障。 7. 監控工具的使用利用網路監控工具,如Nagios、Zabbix等,即時監控網路狀態,及時發現並回應問題。…

    September 27, 2024
←Previous Page
1 … 6 7 8 9 10 … 677
Next Page→

IT認證考古題|IT認證題庫|IT認證考試信息 –Killtest考古題網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