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小型語言模型以預算部署AI
云云众生s SLM 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允許公司在安全的環境中將模型適應其專有資料。 譯自Use Small Language Models To Deploy AI on a Budget,作者 Emily Freeman。 AI 正在顛覆科技產業。關於通用人工智慧(AGI) 及其取代人類的能力的討論無所不在。無論未來是在十年後還是一年後,許多團隊都需要協助充分利用 AI。 只有少數公司維護我們所知的 LLM——GPT、Claude、Bard、LaMDA、LLaMA 等——因為訓練所需的資源極其昂貴。 LLM在海量資料集上進行訓練。這些模型只是開始。它們提供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平台來建立更有效、更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在您的特定資料上訓練的小型語言模型 (SLM)。是什麼讓 SLM 變小?簡而言之——參數數量。 要理解 SLM 對現實世界應用的價值,您必須了解 LLM 的冗長性。 OpenAI 的 GPT-3 有 1750 億個參數,而 Meta 的 Llama 3.1 有一個包含 4050 億個參數的版本。但這意味著什麼? LLM 使用 Transformer 模型來標記和分析數據,利用參數來消費、解釋和產生人類語言。 如果您閱讀過任何資料,您可能會發現「標記」和「參數」可以互換使用,但它們是不同的。 標記是 LLM 的離散資料單元。在下面的範例中,每個單字都被 LLM 作為標記攝取。 根據模型的不同,標記可以是字詞、片語、字元等。標記允許…
-
居然97.15%的工程師,認為AI寫出來的程式碼不靠譜! (全球調查)
58沈剑 架构师之路 AI正當風口,到底有多少技術人在用AI,又用到了什麼程度呢? stackoverflow在23年底做了一個全球開發者AI使用研究。讓我們一起看看:全球開發者,對於AI的使用,到了什麼程度? 第1項:你覺得AI有啥用? 提高生產力,32.81% 提高學習效率,25.17% 更有效率,24.96% 畫外音:沒懂,和提高生產率有啥區別=_=提升代碼準確性,13.31% 改善協作,3.75% 第2項:你覺得,AI寫出來的程式碼可靠嗎? 非常可靠,2.85%“ 有點」可靠,39.3%, 說不清,30.68%“ 有點」不可靠,21.71% 非常不靠譜,5.46% 第3項:具體點,用AI來幹嘛啦? (多選) 寫程式碼:82.55% 調試代碼&找AI幫忙:48.89% 產生文件:34.37% 學習程式碼庫(codebase):30.1% 測試:23.87% 做專案計畫:13.52% 代碼檢查:10.09% 部署&監控:4.74% 敷衍同事:3.65% 第4項:用了哪些AI輔助工具? (多選) 在國外,56%的工程師都用上Copilot輔助程式了!兄弟姊妹們,你們用著Copilot嗎? 今後,淘汰我們的可不是AI,而是那些用AI工具的其他工程師!
-
H3C交換器故障排查:掌握這16條display指令,牛馬網工輕鬆應付!
原创 牛马小李 网络工程师李亿万 在網路維運的世界裡,H3C交換器是眾多企業網路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即便是最可靠的設備,也難免會遇到故障。當H3C交換器出現問題時,如何快速定位並解決故障,是每個網路工程師都必須掌握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H3C交換器故障時,那些你必須知道的display指令。 1. display version首先,了解裝置的目前狀態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使用display version指令,你可以查看交換器的系統版本、啟動時間、運作時間等基本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判斷故障是否由軟體版本問題引起至關重要。 2. display device這個指令可以幫助你查看交換器的硬體狀態,包括CPU使用率、記憶體使用情況、闆卡狀態等。如果發現某個闆卡狀態異常,可能就是故障的源頭。 3. display interface網路介面的狀態是判斷網路問題的關鍵。透過display interface指令,你可以查看各個介面的狀態,包括是否啟動、速率、雙工模式、MTU設定等。如果介面狀態顯示為down,那麼可能需要檢查實體連線或設定問題。 4. display ip routing-table路由表是網路通訊的“地圖”,任何路由問題都可能導致網路故障。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指令,可以查看目前的路由表,檢查是否有錯誤的路由條目或缺少的路由。 5. display mac-addressMAC位址表是交換器進行資料轉送的基礎。透過display mac-address指令,你可以查看MAC位址表的內容,包含MAC位址、介面、VLAN等資訊。如果發現MAC位址表過大或有異常條目,可能需要清理或檢查設定。 6. display logbuffer日誌是了解設備運作狀況的視窗。使用display logbuffer命令,可以查看交換器的日誌訊息,這些訊息可能包含故障發生前的警告或錯誤訊息,對於故障診斷非常有幫助。 7.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目前的設定訊息,比較故障前後的設定差異,可以幫助你快速定位問題所在。 8.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查看已儲存的設定訊息,比較目前配置,找出可能的設定錯誤或遺漏。 9. display vlan查看VLAN的設定與狀態,並確保VLAN分割正確,沒有錯誤設定導致網路隔離。 10.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檢查鏈路聚合的狀態和配置,鏈路聚合問題可能導致網路不穩定。 11. display storm control查看風暴控制的狀態,風暴控製配置不當可能導致網路擁塞。 12. display spanning-tree查看生成樹協定的狀態,生成樹協定配置錯誤可能導致網路迴路或通訊中斷。 13. display bgp peer查看BGP鄰居的狀態,BGP鄰居關係不正常可能導致路由問題。 14. display ospf neighbor查看OSPF鄰居的狀態,OSPF鄰居關係不正常可能導致路由問題。 15. display firewall status查看防火牆的狀態和配置,防火牆配置錯誤可能阻斷正常通訊。 16. display traffic statistics查看流量統計信息,分析網路流量的異常,可能發現網路攻擊或配置問題。 結論: 掌握這些display指令,就像是擁有了一套網路故障排查的「瑞士軍刀」。當然,除了這些指令,實際的故障排查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但無論如何,這些指令都是你開始排查的強大工具。網路故障排查是網路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面對複雜的網路環境,如何快速、準確地定位和解決問題,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本文將分享一些實用的網路故障排查技巧,幫助你在遇到網路問題時更有游刃有餘。 1. 網路拓樸圖的重要性在開始排查之前,確保你有最新的網路拓樸圖。這將幫助你快速理解網路結構,定位可能的問題區域。 2. 使用Ping指令Ping指令是網路故障排查的基礎工具。透過ping不同的目標,可以初步判斷網路連通性問題。 3. Traceroute追蹤路徑當網路連線有問題時,使用traceroute指令可以幫助你檢視封包的傳輸路徑,辨識問題發生在哪個網路節點。 4. 連接埠狀態檢查檢查實體連接埠的狀態,包括速率、雙工模式、是否啟用等,確保實體連線沒有問題。 5. 網路抓包分析使用Wireshark等網路抓包工具,可擷取網路流量,分析資料包內容,發現潛在的問題。 6. 配置備份與恢復定期備份網路設備的配置,必要時進行恢復,可避免配置錯誤所導致的網路故障。 7. 監控工具的使用利用網路監控工具,如Nagios、Zabbix等,即時監控網路狀態,及時發現並回應問題。…
-
服務器硬盤分類應用
原创 李逸皓 运维book思议 硬碟作為電腦儲存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技術的進步,種類和效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電腦硬碟主要分為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SSD)、混合硬碟(SSHD)和最新的 NVMe SSD。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這些常用硬碟的類型、功能及適用場景,幫助你更能理解硬碟在儲存中的應用。 一、機械式硬碟(HDD) 1. 概念與構造機械硬碟(HDD, Hard Disk Drive)是傳統的儲存設備,誕生於1956年,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HDD 的核心構造包括一個或多個旋轉的磁碟和一個懸臂式的讀寫頭,磁碟用於儲存數據,讀寫頭則透過移動來讀取和寫入資料。 2. 效能與特性- 儲存容量:HDD 的儲存容量較大,通常從 500GB 到 20TB 以上,適合需要大規模儲存的使用者。 – 成本:相較於 SSD,HDD 的每 GB 成本更低,是性價比高的大容量儲存裝置。 – 速度:HDD 的資料傳輸速度依賴磁碟的旋轉速度,常見轉速為 5400 RPM 和 7200 RPM,高階的企業級 HDD 可達 15000 RPM。由於機械構造的限制,HDD 的讀寫速度較慢,通常在 100-200MB/s 左右。 – 耐用性:由於 HDD 有機械部件,容易受到震動、碰撞等物理性損傷,耐用性不如固態硬碟。 3. 應用場景- 大容量儲存:HDD 常用於需要儲存大量資料的場景,如檔案、照片、影片等檔案的儲存。 – 伺服器與備份:在大規模資料中心中,HDD 依然是成本效益最高的儲存方案,適合用於冷資料的儲存與備份。 二、固態硬碟(SSD) 1. 概念與建構固態硬碟(SSD,…
-
安全架構設計的一些解決方案
原创 浮丶云 全栈开发ck 相信大家對安全架構設計都不陌生,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網路特別發達的時代,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成為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挑戰。安全架構設計是一門重要的技術領域,涉及保護網路資源和資訊的安全性。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安全架構設計方案可行性1.微信小程式資料傳輸加密驗簽方案 1.小程式安全性加固 微信小程式端使用了微信小程式的加強SDK, 對前端程式碼進行了混淆. 在小程式的資料傳輸過程中,前後端使用了AES對稱加密傳輸。 2.用戶後台登入口令限制及安全儲存方案用戶登入密碼驗證用戶登入時,採用資料傳輸加解密方案在服務端得到明文的用戶名稱及密碼,然後使用演算法取得用戶名摘要,再透過用戶名查詢出用戶的密碼摘要進行對比,如果一致登入成功,如果失敗提示使用者名稱或密碼錯誤使用者密碼長度檢查在使用者設定密碼時,檢查使用者口令長度不能小於8位,且必須包含大小寫字母和特殊字元。使用者密碼使用週期限制系統強制要求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時間(如90天)更換密碼,且新的密碼不能是先前使用過的密碼。登入資訊自動過期使用者在系統中長時間無操作時,系統將使用者的登入資訊自動過期,使用者登入資訊過期後再作業系統提示使用者登入資訊過期並回傳登入頁面提示使用者重新登入3.敏感設定資訊加解密方案系統會對配置密碼等安全性等級較高的敏感進行加密存儲,如資料庫帳號密碼、Redis密碼等。系統在設定檔中對password字樣的設定項目進行別名替換,並對敏感資訊進行加密4.檔案上傳下載及檔案儲存安全方案檔案上傳安全方案系統禁止前端直接指定檔案上傳的絕對路徑,需要在背景設定檔案上傳的父路徑白名單系統針對上傳檔案的副檔名,設定白名單;並依照檔案的檔案頭進行實際格式的校驗,防止竄改檔案後綴名繞過白名單限制。系統對於上傳的檔案進行大小限製文件上傳後,對於需要本機儲存的文件,會對文件命名隨機化,防止被列舉而下載。檔案下載安全方案系統針對檔案下載時,提供專門的介面進行對應的檔案下載系統禁止用戶端直接指定檔案下載的絕對路徑,需要在背景設定檔下載允許的路徑白名單,並對下載的檔案名稱提供下載別名,防止使用者根據實際文件名稱遍歷下載其他文件,並對文件下載權限進行限制。 5.防止資料越權存取安全方案系統針對使用者可存取的選單、頁面資源和api介面進行權限限制,系統在建立使用者時可對使用者可操作的選單、頁面資源和api介面進行權限指派。使用者在有權限範圍內的選單、頁面資源和api介面可以正常操作後訪問,對於無權限的操作進行無操作權限提示系統針對需要權限控制的資料進行權限控制,系統可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進行不同的資料查看權限,如某機構的使用者只能查看其機構及其下屬機構的資料權限。使用者無法查詢不屬於其機構的資料。 6.防範SQL注入、XSS跨站腳本、路徑遍歷安全方案防範SQL注入過濾危險字元:union,sleep 預編譯語句:預存程序、JDBC prepareStatement 參數化查詢:Hibernate、MyBatis進行JDBC作業時,使用PreparedStatement進行sql執行,避免直接使用Statement執行sql在使用mybatis時使用#{xxxx}進行參數設定,避免使用${xxxx}進行參數設定使用sql過濾工具對客戶端傳入的資料進行sql注入檢查,對於可能存在風險的數據進行安全提示防範XSS跨站腳本系統在數據入口處設定攔截器攔截請求數據,並對請求數據使用XSS腳本轉義工具commons-lang包下的StringEscapeUtils工具進行處理防範路徑遍歷系統會針對客戶端提交過來的檔案名稱進行硬編碼或統一編碼,過濾非法字元。系統對檔案路徑的前綴和後綴和進行白名單控制,對包含了惡意的符號或空位元組進行拒絕。 7.頁面防止複製、貼上、列印、截圖安全方案防止複製、貼上系統在頁面設定元素的onselectstart事件,返回false禁止頁面資料被選擇系統在頁面設定元素的oncopy事件,返回false禁止頁面資料被複製系統在頁面設定元素的oncut事件,返回false禁止資料剪切系統通過監聽頁面onkeydown事件,禁止CTRL+C和CTRL+V防止列印系統引入NoPrint.js庫,可以設定頁面禁止列印防止截圖系統針對敏感資訊頁面可以設定浮水印,水印內容為當前用戶資訊+當前時間,用戶對系統頁面進行截圖會帶上其個人資訊的水印,在敏感資訊被洩露時可以追溯到對應的責任人,水印也可以提高操作用戶對敏感資訊的保密意識。 8.全站統一報錯處理方案統一異常資訊處理系統針對異常資訊進行統一分類,並透過全域異常處理機制對異常進行統一處理,對於可能洩漏資訊的sql錯誤堆疊資訊、系統運作異常資訊等進行統一處理,不傳回異常堆疊資訊給頁面。統一報錯頁面處理系統針對錯誤頁面403、404、500等頁面進行統一處理,系統不會返回中間件預設的錯誤頁面,系統會根據不同的錯誤類型頁面提供美觀的頁面,並在錯誤頁面提供返回首頁或返回登入頁的按鈕。
-
核心交換機和普通交換機對比
架构师技术联盟 提起核心交換機與一般交換器有什麼不同?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點迷惑,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核心交換器並不是交換器的一種類型,而是放在核心層(網路主幹部分)的交換器叫核心交換器。 一般大型企業網路和網咖需要購買核心交換機來實現強大的網路擴充能力,以保護原有的投資,電腦達到一定數量才會要用上核心交換機,而基本在50台以下無需用核心交換機,有個路由器即可,所謂的核心交換器是針對網路架構而言,如果是幾台電腦的小區域網,一個8口的小交換器就可以稱之為核心交換器。 核心交換器與普通交換器區別 1、連接埠的區別 普通交換器連接埠數量一般為24-48個,網口大部分為千兆乙太網路或百兆乙太網路埠,主要功能用於存取用戶資料或匯聚一些存取層的交換器數據,這種交換器最多可以設定Vlan簡單路由協定和一些簡單的SNMP等功能,背板頻寬相對較小。 2、連線或存取網路區別 通常將網路中直接面向使用者連接或存取網路的部分稱為存取層,將位於存取層和核心層之間的部分稱為分佈層或匯聚層,存取層目的是允許終端使用者連接到網路,因此接入層交換器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 匯聚層交換器是多台存取層交換器的匯聚點,它必須能夠處理來自存取層設備的所有通訊量,並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因此匯聚層交換器具備更高的效能,較少的介面和更高的交換速率。 而網路主幹部分則稱為核心層,核心層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高速轉送通信,提供最佳化、可靠的骨幹傳輸結構,因此核心層交換器應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效能和吞吐量。 核心交換器的優勢 相比較普通交換器而言,資料中心交換器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大快取、高容量、虛擬化、FCOE、二層TRILL技術、可擴充性和模組冗餘等方面的特性。 1、大快取技術 資料中心交換器改變了傳統交換器的出埠快取方式,採用分散式快取架構,快取比一般交換器也大許多,快取能力可達1G以上,而一般的交換器只能達到2-4m。對於每埠在萬兆全線速條件下達到200ms的突發流量快取能力,從而在突發流量的情況下,大緩存仍能保證網路轉送零丟包,正好適應資料中心伺服器量大,突發流量大的特點。 2、高容量設備 資料中心的網路流量具有高密度應用調度、浪湧式突發快取的特點,而普通交換器以滿足互聯互通為目的,無法實現對業務精準識別與控制,在大業務情況下無法做到快速響應和零丟包,無法保證業務的連續性,系統的可靠性主要依賴設備的可靠性。 所以普通交換器無法滿足資料中心的需要,資料中心交換器需要具備高容量轉送特點,資料中心交換器必須支援高密萬兆闆卡,也就是48口萬兆闆卡,為使48口萬兆闆卡具備權限轉發,資料中心交換器只能採用CLOS分散式交換架構。 除此之外,隨著40G和100G的普及,支援8埠40G闆卡和4埠的100G闆卡也逐漸商用,資料中心交換器40G、100G的闆卡早已出現進入市場,從而滿足資料中心高密度應用的需求。 3.虛擬化技術 資料中心的網路設備需要具有高管理性和高安全可靠性的特點,因此資料中心的交換器也需要支援虛擬化,虛擬化就是把物力資源轉變為邏輯上可以管理的資源,以打破物理結構之間的壁壘,網路設備的虛擬化包括多虛一,一虛多等技術。 透過虛擬化技術,可以對多台網路設備統一管理,也可以對一台設備上的業務進行完全隔離,從而可以將資料中心管理成本減少40%,將IT利用率提高約25%。 4、TRILL技術 資料中心在建構二層網路方面,原先的標準是FTP協議,但其固有的缺陷如:STP是透過連接埠阻止來運作的,所有冗餘連結不進行資料轉發,造成寬頻資源的浪費,STP整網只有一顆生成樹,資料封包都要經過根橋中轉收才能到達,影響了整網的轉送效率。 所以STP將不再適合超大型資料中心的擴展,TRILL正是因為應了STP 的這些缺陷而產生,視為資料中心應用而生的技術,TRILL協定把二層配置和靈活性與三層融合和規模有效結合在一起,大二層不需要配置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整網無環路轉送。 TRILL技術是資料中心交換器二層基本特性,這是一般交換器不具備的。 5.FCOE技術 傳統的資料中心往往存在一張資料網和一個儲存網絡,而新一代的資料中心網路融合趣事越來越明顯,FCOE技術的出現使網路融合成為可能,FCOE就是把儲存網的資料幀封裝在乙太網路幀內進行轉送的技術。要實現這項融合技術必然是在資料中心的交換器上,普通交換器一般不具備這些功能。 連結聚合、冗餘、堆疊、熱備份等這些功能也非常重要,決定了核心交換器在實際應用中的效能、效率、穩定性等。 一、鏈路聚合 是將兩個或更多資料通道結合成一個單一的通道,該通道以單一的更高頻寬的邏輯鏈路出現。鏈路聚合一般用來連接一個或多個頻寬需求大的設備,例如連接骨幹網路的伺服器或伺服器群。它可以用於擴展鏈路頻寬,提供更高的連接可靠性。 舉例:公司有2層樓,分別運作著不同的業務,本來兩個樓層的網絡是分開的,但都是一家公司難免會有業務往來,這時我們就可以打通兩層之前的網絡,使具有相互聯繫的部門之間高速通訊。如下圖: 如上圖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透過以太鏈路分別都連接VLAN10和VLAN20的網絡,且SwitchA和SwitchB之間有較大的資料流量。使用者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間能夠提供較大的連結頻寬來使相同VLAN間互相通訊。同時用戶也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冗餘度,確保資料傳輸和連結的可靠性。 建立Eth-Trunk接口並加入成員接口,實現增加鏈路頻寬,2台交換器分別配置Eth-Trunk1 分別將需要通信的3條線路的端口加入Eth-Trunk1,設置端口trunk,允許相應的vlan通過;這樣兩樓的網路就可以正常通訊了。 二、鏈路冗餘 為了保持網路的穩定性,在由多台交換器組成的網路環境中,通常都會使用一些備份連接,以提高網路的效率、穩定性,這裡的備份連接也稱為備份鏈路或冗餘鏈路。 三、交換器的堆疊 透過專有的堆疊電纜連接起來,可將多台交換器堆疊成一個邏輯交換器。此邏輯交換器中的所有交換器共用相同的設定資訊和路由資訊。當向邏輯交換器增加和減少單體交換器時不會影響其效能。 疊加的交換器之間透過兩個環路連接起來。交換器的硬體負責將資料包在雙環路上做負載平衡。環路在這裡充當了這個大的邏輯交換機的背板的角色,在雙環路都正常工作時,數據包在這台邏輯交換機上的傳輸率為32Gbps。 當一個資料幀需要傳輸時,交換器的軟體會進行計算看哪條環路更可用,然後資料幀會被送到該環路上。如果一條堆疊電纜故障,故障兩端的交換器都會偵測到該故 障,並將受影響的環路斷開,而邏輯交換器仍然可以以單環的狀態工作,此時的資料包通過率為16Gbps。交換器的堆疊採用菊花鏈方式,連接的方式參考下圖。 堆疊增加交換器連接埠與頻寬的穩定性。 四、熱備份(HSRP) 核心交換器是整個網路的核心和心臟,如果核心交換器發生致命性的故障,將導致本地網路的癱瘓,所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核心交換器時,常常會看到有的核心交換器具有堆疊或熱備份等功能。 對核心交換器採用熱備份是提高網路可靠性的必然選擇。在一個核心交換器完全無法運作的情況下,它的全部功能便被系統中的另一個備份路由器完全接管,直到出現問題的路由器恢復正常,這就是熱備份路由協定。 實現HSRP的條件是系統中有多台核心交換機,它們組成一個“熱備份組”,這個組形成一個虛擬路由器。在任意時刻,一個群組內只有一個路由器是活動的,並由它來轉發資料包,如果活動路由器發生了故障,將選擇一個備份路由器來替代活動路由器,但是在本網路內的主機看來,虛擬路由器沒有改變。所以主機仍然保持連接,沒有受到故障的影響,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核心交換器切換的問題。 為了減少網路的資料流量,在設定完活動核心交換器和備份核心交換器之後,只有活動核心交換器和備份核心交換器定時發送HSRP封包。如果活動核心交換器失效,備援核心交換器將接手成為活動核心交換器。如果備援核心交換機失效或變成了活躍核心交換機,將由另外的核心交換機被選為備援核心交換機。 當某台存取層交換器到主核心交換器的線路故障,切換至備機,資料流走向。 當存取層交換器1上聯至核心交換器A的資料鏈路故障,導致存取層交換器1的資料鏈路切換至核心交換器B,但在切換期間接取層交換器1分丟6個資料包,如上圖所示。 當伺服器與核心交換器A之間主鏈路發生故障(如線路、網卡等),伺服器主網卡切換至備用網卡上時,會丟6個資料包,但當主鏈路恢復以後,伺服器會自動從備用網路卡切換至主網卡,而這次切換時資料包不會遺失。
-
開源!最騷的Linux對像存儲
原创 李逸皓 运维book思议 在當今的雲端運算和大數據時代,物件儲存已成為處理大量資料的關鍵元件。 MinIO 是一款高效能、輕量級的物件儲存服務,專為雲端原生應用設計,廣泛應用於企業資料儲存解決方案。本文將詳細說明 MinIO 的概念、特性、應用場景、安裝與使用,以及相較於其他物件儲存服務的優點。 一、MinIO 的概念MinIO 是一個開源的物件儲存伺服器,完全相容於 Amazon 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PI。它專為高效能和大規模儲存而設計,能夠在任何公有或私有雲環境中運作。 MinIO 是用 Go 程式語言編寫的,具備輕量級和高效的特點,能夠透過標準 HTTP/HTTPS 協定與應用程式通訊。對象儲存的核心概念是將資料儲存為對象,每個對象包含資料、元資料和唯一識別碼。相較於傳統的區塊儲存或檔案存儲,物件儲存更適合儲存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例如多媒體檔案、備份資料、日誌和大規模資料集等。 二、MinIO 的優勢MinIO 相較於其他物件儲存解決方案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高效能MinIO 是目前市場上表現最好的物件儲存解決方案之一,設計時專注於高效能。它能夠在標準硬體上實現極高的讀寫速度,達到每秒 183 GB 的吞吐量。這對於需要處理大量資料和高並發請求的場景,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訓練和串流媒體等,極為適用。 輕量級且易於部署MinIO 的程式碼庫非常精簡,因此它的部署和配置極為簡單。無論是在裸機、虛擬機器或容器環境中,MinIO 都能輕鬆啟動並運作。相較於其他複雜的物件儲存系統,MinIO 的輕量級設計可以顯著減少運維開銷。 S3 API 相容性MinIO 完全相容於 Amazon S3 API。由於 S3 是目前業界最廣泛使用的物件儲存接口,MinIO 允許現有的 S3 用戶端和工具無縫對接,無需對現有程式碼做大的改動。這使得 MinIO 成為替代 Amazon S3 的理想選擇,尤其適用於私有雲或本地環境部署。 開源且無許可證費用MinIO 是開源軟體,在 Apache Licens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