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認證考古題|IT認證題庫|IT認證考試信息 –Killtest考古題網

Illustration of a bird flying.
  • 核心交換機和普通交換機對比

    架构师技术联盟 提起核心交換機與一般交換器有什麼不同?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點迷惑,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核心交換器並不是交換器的一種類型,而是放在核心層(網路主幹部分)的交換器叫核心交換器。 一般大型企業網路和網咖需要購買核心交換機來實現強大的網路擴充能力,以保護原有的投資,電腦達到一定數量才會要用上核心交換機,而基本在50台以下無需用核心交換機,有個路由器即可,所謂的核心交換器是針對網路架構而言,如果是幾台電腦的小區域網,一個8口的小交換器就可以稱之為核心交換器。 核心交換器與普通交換器區別 1、連接埠的區別 普通交換器連接埠數量一般為24-48個,網口大部分為千兆乙太網路或百兆乙太網路埠,主要功能用於存取用戶資料或匯聚一些存取層的交換器數據,這種交換器最多可以設定Vlan簡單路由協定和一些簡單的SNMP等功能,背板頻寬相對較小。 2、連​​線或存取網路區別 通常將網路中直接面向使用者連接或存取網路的部分稱為存取層,將位於存取層和核心層之間的部分稱為分佈層或匯聚層,存取層目的是允許終端使用者連接到網路,因此接入層交換器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 匯聚層交換器是多台存取層交換器的匯聚點,它必須能夠處理來自存取層設備的所有通訊量,並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因此匯聚層交換器具備更高的效能,較少的介面和更高的交換速率。 而網路主幹部分則稱為核心層,核心層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高速轉送通信,提供最佳化、可靠的骨幹傳輸結構,因此核心層交換器應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效能和吞吐量。 核心交換器的優勢 相比較普通交換器而言,資料中心交換器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大快取、高容量、虛擬化、FCOE、二層TRILL技術、可擴充性和模組冗餘等方面的特性。 1、大快取技術 資料中心交換器改變了傳統交換器的出埠快取方式,採用分散式快取架構,快取比一般交換器也大許多,快取能力可達1G以上,而一般的交換器只能達到2-4m。對於每埠在萬兆全線速條件下達到200ms的突發流量快取能力,從而在突發流量的情況下,大緩存仍能保證網路轉送零丟包,正好適應資料中心伺服器量大,突發流量大的特點。 2、高容量設備 資料中心的網路流量具有高密度應用調度、浪湧式突發快取的特點,而普通交換器以滿足互聯互通為目的,無法實現對業務精準識別與控制,在大業務情況下無法做到快速響應和零丟包,無法保證業務的連續性,系統的可靠性主要依賴設備的可靠性。 所以普通交換器無法滿足資料中心的需要,資料中心交換器需要具備高容量轉送特點,資料中心交換器必須支援高密萬兆闆卡,也就是48口萬兆闆卡,為使48口萬兆闆卡具備權限轉發,資料中心交換器只能採用CLOS分散式交換架構。 除此之外,隨著40G和100G的普及,支援8埠40G闆卡和4埠的100G闆卡也逐漸商用,資料中心交換器40G、100G的闆卡早已出現進入市場,從而滿足資料中心高密度應用的需求。 3.虛擬化技術 資料中心的網路設備需要具有高管理性和高安全可靠性的特點,因此資料中心的交換器也需要支援虛擬化,虛擬化就是把物力資源轉變為邏輯上可以管理的資源,以打破物理結構之間的壁壘,網路設備的虛擬化包括多虛一,一虛多等技術。 透過虛擬化技術,可以對多台網路設備統一管理,也可以對一台設備上的業務進行完全隔離,從而可以將資料中心管理成本減少40%,將IT利用率提高約25%。 4、TRILL技術 資料中心在建構二層網路方面,原先的標準是FTP協議,但其固有的缺陷如:STP是透過連接埠阻止來運作的,所有冗餘連結不進行資料轉發,造成寬頻資源的浪費,STP整網只有一顆生成樹,資料封包都要經過根橋中轉收才能到達,影響了整網的轉送效率。 所以STP將不再適合超大型資料中心的擴展,TRILL正是因為應了STP 的這些缺陷而產生,視為資料中心應用而生的技術,TRILL協定把二層配置和靈活性與三層融合和規模有效結合在一起,大二層不需要配置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整網無環路轉送。 TRILL技術是資料中心交換器二層基本特性,這是一般交換器不具備的。 5.FCOE技術 傳統的資料中心往往存在一張資料網和一個儲存網絡,而新一代的資料中心網路融合趣事越來越明顯,FCOE技術的出現使網路融合成為可能,FCOE就是把儲存網的資料幀封裝在乙太網路幀內進行轉送的技術。要實現這項融合技術必然是在資料中心的交換器上,普通交換器一般不具備這些功能。 連結聚合、冗餘、堆疊、熱備份等這些功能也非常重要,決定了核心交換器在實際應用中的效能、效率、穩定性等。 一、鏈路聚合 是將兩個或更多資料通道結合成一個單一的通道,該通道以單一的更高頻寬的邏輯鏈路出現。鏈路聚合一般用來連接一個或多個頻寬需求大的設備,例如連接骨幹網路的伺服器或伺服器群。它可以用於擴展鏈路頻寬,提供更高的連接可靠性。 舉例:公司有2層樓,分別運作著不同的業務,本來兩個樓層的網絡是分開的,但都是一家公司難免會有業務往來,這時我們就可以打通兩層之前的網絡,使具有相互聯繫的部門之間高速通訊。如下圖: 如上圖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透過以太鏈路分別都連接VLAN10和VLAN20的網絡,且SwitchA和SwitchB之間有較大的資料流量。使用者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間能夠提供較大的連結頻寬來使相同VLAN間互相通訊。同時用戶也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冗餘度,確保資料傳輸和連結的可靠性。 建立Eth-Trunk接口並加入成員接口,實現增加鏈路頻寬,2台交換器分別配置Eth-Trunk1 分別將需要通信的3條線路的端口加入Eth-Trunk1,設置端口trunk,允許相應的vlan通過;這樣兩樓的網路就可以正常通訊了。 二、鏈路冗餘 為了保持網路的穩定性,在由多台交換器組成的網路環境中,通常都會使用一些備份連接,以提高網路的效率、穩定性,這裡的備份連接也稱為備份鏈路或冗餘鏈路。 三、交換器的堆疊 透過專有的堆疊電纜連接起來,可將多台交換器堆疊成一個邏輯交換器。此邏輯交換器中的所有交換器共用相同的設定資訊和路由資訊。當向邏輯交換器增加和減少單體交換器時不會影響其效能。 疊加的交換器之間透過兩個環路連接起來。交換器的硬體負責將資料包在雙環路上做負載平衡。環路在這裡充當了這個大的邏輯交換機的背板的角色,在雙環路都正常工作時,數據包在這台邏輯交換機上的傳輸率為32Gbps。 當一個資料幀需要傳輸時,交換器的軟體會進行計算看哪條環路更可用,然後資料幀會被送到該環路上。如果一條堆疊電纜故障,故障兩端的交換器都會偵測到該故 障,並將受影響的環路斷開,而邏輯交換器仍然可以以單環的狀態工作,此時的資料包通過率為16Gbps。交換器的堆疊採用菊花鏈方式,連接的方式參考下圖。 堆疊增加交換器連接埠與頻寬的穩定性。 四、熱備份(HSRP) 核心交換器是整個網路的核心和心臟,如果核心交換器發生致命性的故障,將導致本地網路的癱瘓,所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核心交換器時,常常會看到有的核心交換器具有堆疊或熱備份等功能。 對核心交換器採用熱備份是提高網路可靠性的必然選擇。在一個核心交換器完全無法運作的情況下,它的全部功能便被系統中的另一個備份路由器完全接管,直到出現問題的路由器恢復正常,這就是熱備份路由協定。 實現HSRP的條件是系統中有多台核心交換機,它們組成一個“熱備份組”,這個組形成一個虛擬路由器。在任意時刻,一個群組內只有一個路由器是活動的,並由它來轉發資料包,如果活動路由器發生了故障,將選擇一個備份路由器來替代活動路由器,但是在本網路內的主機看來,虛擬路由器沒有改變。所以主機仍然保持連接,沒有受到故障的影響,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核心交換器切換的問題。 為了減少網路的資料流量,在設定完活動核心交換器和備份核心交換器之後,只有活動核心交換器和備份核心交換器定時發送HSRP封包。如果活動核心交換器失效,備援核心交換器將接手成為活動核心交換器。如果備援核心交換機失效或變成了活躍核心交換機,將由另外的核心交換機被選為備援核心交換機。 當某台存取層交換器到主核心交換器的線路故障,切換至備機,資料流走向。 當存取層交換器1上聯至核心交換器A的資料鏈路故障,導致存取層交換器1的資料鏈路切換至核心交換器B,但在切換期間接取層交換器1分丟6個資料包,如上圖所示。 當伺服器與核心交換器A之間主鏈路發生故障(如線路、網卡等),伺服器主網卡切換至備用網卡上時,會丟6個資料包,但當主鏈路恢復以後,伺服器會自動從備用網路卡切換至主網卡,而這次切換時資料包不會遺失。

    September 14, 2024
  • 開源!最騷的Linux對像存儲

    原创 李逸皓 运维book思议 在當今的雲端運算和大數據時代,物件儲存已成為處理大量資料的關鍵元件。 MinIO 是一款高效能、輕量級的物件儲存服務,專為雲端原生應用設計,廣泛應用於企業資料儲存解決方案。本文將詳細說明 MinIO 的概念、特性、應用場景、安裝與使用,以及相較於其他物件儲存服務的優點。 一、MinIO 的概念MinIO 是一個開源的物件儲存伺服器,完全相容於 Amazon 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PI。它專為高效能和大規模儲存而設計,能夠在任何公有或私有雲環境中運作。 MinIO 是用 Go 程式語言編寫的,具備輕量級和高效的特點,能夠透過標準 HTTP/HTTPS 協定與應用程式通訊。對象儲存的核心概念是將資料儲存為對象,每個對象包含資料、元資料和唯一識別碼。相較於傳統的區塊儲存或檔案存儲,物件儲存更適合儲存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例如多媒體檔案、備份資料、日誌和大規模資料集等。 二、MinIO 的優勢MinIO 相較於其他物件儲存解決方案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高效能MinIO 是目前市場上表現最好的物件儲存解決方案之一,設計時專注於高效能。它能夠在標準硬體上實現極高的讀寫速度,達到每秒 183 GB 的吞吐量。這對於需要處理大量資料和高並發請求的場景,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訓練和串流媒體等,極為適用。 輕量級且易於部署MinIO 的程式碼庫非常精簡,因此它的部署和配置極為簡單。無論是在裸機、虛擬機器或容器環境中,MinIO 都能輕鬆啟動並運作。相較於其他複雜的物件儲存系統,MinIO 的輕量級設計可以顯著減少運維開銷。 S3 API 相容性MinIO 完全相容於 Amazon S3 API。由於 S3 是目前​​業界最廣泛使用的物件儲存接口,MinIO 允許現有的 S3 用戶端和工具無縫對接,無需對現有程式碼做大的改動。這使得 MinIO 成為替代 Amazon S3 的理想選擇,尤其適用於私有雲或本地環境部署。 開源且無許可證費用MinIO 是開源軟體,在 Apache License 2.0…

    September 13, 2024
  • 同时运行 IPv4 和 IP6的网络来部署 QoS

    400-007: Cisco Certified Design Expert ,CCDE認證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複習過程中遇到一道題,不太確定正確答案 You are designing a network running both IPv4 and IPv6 to deploy QoS. Which consideration is correct about the QoS for IPv4 and IPv6? A.IPv4 and IPv6 traffic types can use use queuing mechanisms such as LLQ,PQ and CQ. B. IPv6 packet classification is only available with process switching,…

    September 5, 2024
  • EIGRP與OSPF有什麼區別?

    EIGRP(增強內部網關路由協議)和OSPF(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是兩種最常見的動態路由協議,主要是用來指定路由器或交換機之間如何通信。將其應用於不同的情況下,可提高速率、延遲等方面的性能。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哪種更好呢?通過下面對EIGRP和OSPF詳細的對比,您將從中獲得答案。 EIGRP與OSPF:有什麼區別? “是EIGRP好還是OSPF好?該選哪一個?”是關於EIGRP和OSPF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來了解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EIGRP與OSPF的算法不同 EIGRP是基於擴散更新算法(DUAL),而OSPF使用的最短路徑優先(SPF)算法。這兩種算法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計算理想路由路徑的方式不同。OSPF採用的SPF算法是以帶寬作為度量方式計算理想路由路徑(SPF可基於帶寬來計算特定鏈路的成本,最短路徑的總成本最小);而EIGRP採用的DUAL算法是採用複合度量公式使用帶寬、延遲、負載、可靠性來計算理想路由路徑。 註:默認複合公式為度量=[K1*帶寬+K3*延遲];完整複合公式為度量=[K1*帶寬+(K2*帶寬)/(256-負載)+K3*延遲]*[K5/(可靠性+K4)]。 EIGRP與OSPF的CPU使用率不同 由於OSPF需要維護有關區域中所有網絡和正在運行的路由器的信息,因此每次區域內發生變化時,所有路由器都需要重新同步其數據庫,然後再運行SPF,這將會佔用較多的CPU資源。而EIGRP僅在路由信息發生變化時,鄰居路由器之間才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並且只交換髮生變化的路由信息,也就是說EIGRP只在觸發時更新且只更新部分內容,這樣只會佔用較少的CPU資源。 EIGRP與OSPF的收斂時間不同 由於EIGRP採用了DUAL算法,因此在路由計算中不可能產生環路路由,也就是說,當網絡無法從理想路徑到達時,EIGRP會進行本地計算找出替代路徑,而OSPF則會花費時間重新安裝新路由和重新路由流量。相對來說,EIGRP可提供更短的收斂時間。 EIGRP與OSPF的規劃不同 OSPF區域規劃需要從骨幹區域到普通區域分層思考,任何區域的大小都不應太多,否則SPF算法無法處理,如果規劃不當,OSPF網絡可能會變得太複雜,且無法管理。而EIGRP沒有任何此類區域規劃要求。這也是選擇路由協議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可擴展性和服務提供商支持 OSPF的擴展性優於EIGRP,因為EIGRP在超大型網絡中進行故障排除更加複雜。與EIGRP相比,OSPF更加適合用於廣域網(WAN),因為大多數服務提供商都支持OSPF,同時,OSPF是一個內部網關協議(IGP),且已經在內部環境中運行,因此它更容易交換某些路由。如果使用其他路由協議交換相同的路由信息,那麼路由將會變得複雜,因為需要在已內置的OSPF和其他協議之間進行重新分配。 數據中心和雲應用領域 當您的網絡託管在數據中心或基於雲的解決方案中時,選擇OSPF比EIGRP更為合適,因為OSPF通常在大多數DC網絡中運行,因此它可以對基礎網絡架構進行微調,並與防火牆交換路由信息。 不平等的路徑負載均衡 EIGRP是唯一一個支持非等價負載均衡的路由協議,該協議可幫助路由器跨不同帶寬的鏈路路由。 有關EIGRP於OSPF的更多詳細信息,可查看下錶: 對比項 OSPF EIGRP 處理環形拓撲 優於EIGRP 不好 工作在中心和分支 效果不佳 很好 是否適用於廣域網 是 是 是否適用於數據中心 優於EIGRP 次於OSPF 是否為標準協議 是 否 是否支持MPLS流量工程 是 否 服務提供商是否支持 是 否 複雜性 較為複雜 相對容易 默認收斂 使用默認計時器,收斂速度慢 收斂速度快 EIGRP與OSPF選哪個好? 通過上述對比,相信您對EIGRP和OSPF兩種路由協議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認識。EIGRP和OSPF都可以廣泛地部署在互聯網協議(IP)網絡中進行數據通信,其中,EIGRP主要應用於小型和大型園區網,當網絡硬件設備來自不同供應商時,建議選擇OSPF更為合適。另外如果您正在使用MPLS作為廣域網技術,那麼OSPF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具有約束最短路徑優先(CSPF)的MPLS流量工程支持。

    September 4, 2024
  • Aruba Certified Campus Access Professional Exam

    Aruba Certified Campus Access Professional Exam考試驗證考生對有線和無線網路的中級知識和實施情況,包括路由/交換、無線射頻應用、安全性、連接性和故障排除。 測試現場不允許有任何參考材料。本考試可能包含用於實驗目的的 Beta 測試項目。 考試期間,您可以對考試題目發表評論。我們歡迎這些意見,並將其作為我們持續改進流程的一部分。 概括 考試編號 HPE7-A01 考試類型 監考 考試時間 2小時 考試長度 75 個問題 及格分數 68% 交付語言 英語、日語、拉丁美洲西班牙語 細節 理想人選此考試的典型考生是 NOC 2/3 級網路分析師或網路工程師,擁有 2-5 年 HPE Aruba 網路產品組合經驗,並了解其行為對網路的影響、變化的影響和風險管理。他們了解供應商協定、網路效能優化以及對 API 呼叫和配置的基本了解。他們可以識別並修復配置問題。考試內容 本次考試有 75 題。幫助您參加考試的建議 在參加考試之前完成培訓並查看所有課程材料和文件。 完成預評估以確定您是否準備好參加專業程度課程和考試。  https://quiz.computerdata.com/iaca/iaca.html 考試項目是基於從工作經驗中獲得的預期知識、行業標準知識的預期水平或其他先決條件(活動、補充材料等)。 僅成功完成課程或學習材料並不能確保您通過考試。 該考試驗證您可以: 考試百分比 部分/目標 4% 網路堆疊 描述並區分 802.11、802.1 和 802.3 技術 8% 連接性 實施基礎網路架構和技術。部署設備 8%…

    August 31, 2024
  • LFCS(Linux 基金會認證系統管理員)概述

    概述 LFCS非常適合處於Linux系統管理或開源職業剛起步的考生。考生需要完成Linux系統管理的訓練。 LFCS是由Linux基金會開發的,以幫助滿足對Linux管理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考試基於實操,模擬系統管理員在職時面臨的任務和場景。考試選擇中立的發行版,因此考生不需要在考試準備清單中選擇考試平台。 經過認證的Linux系統管理員可以熟練地操作基於Linux的系統,理解關鍵概念,使用Linux部署和操作應用程式和服務,了解Linux網路基礎知識及其支援雲端原生部署的作用。 此考試沒有必備條件。 考生需於考試購買完成後的30天內註冊考試券,註冊成功後獲得的考試資格在12個月內有效。通過認證考試的考生將獲得PDF認證證書。 認證一覽 考試模式:線上  考試時間:2小時 認證有效期限:2年 考試有效期限:考試資格自考試券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重考政策:單次考試 考試形式:實操考試 經驗水平:中級 領域和能力 LFCS認證考試包括這些一般領域及其在考試中的權重: ● 維運部署: 25% ● 網路:25% ● 儲存:20% ● 基本命令:20% ● 使用者和群組:10% 詳細內容: 維運部署 – 25% ● 配置核心參數,包括持久性和非持久性 ● 對流程和服務進行診斷、識別、管理和故障排除 ● 管理或調度執行指令的作業 ● 搜尋、安裝、驗證和維護軟體包或儲存庫 ● 從硬體、作業系統或檔案系統故障中恢復 ● 管理虛擬機器(libvirt) ● 配置容器引擎,建立和管理容器 ● 使用SELinux建立和執行MAC 網路 – 25% ●設定IPv4和IPv6群組網路和主機名稱解析 ● 透過時間伺服器設定和同步系統時間 ● 監控與排除網路故障 ●設定OpenSSH服務端和客戶端…

    August 30, 2024
  • Cisco Duo 的適應性認證如何幫助企業提高安全性

    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 Cisco Duo 允許企業根據用戶的角色、位置和設備來定義精細的訪問權限。這意味著不同的用戶可以被授予不同級別的訪問權限。例如,管理人員可能擁有更高的訪問權限,而普通員工則只能訪問必要的應用程序。這種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可以有效減少內部威脅,因為即使某個用戶的帳戶被攻擊,攻擊者也無法輕易獲得敏感資料。 風險評估 Duo 的風險評估功能根據用戶的行為模式和設備健康狀況來評估訪問風險。當用戶嘗試登錄時,Duo 會分析其過去的登錄行為,例如登錄位置、時間和設備。如果檢測到異常活動(如從不尋常的地理位置或新設備登錄),系統可以要求用戶提供額外的身份驗證,例如一次性密碼(OTP)或生物識別驗證,從而降低帳戶被盜的風險。 設備健康檢查 Duo 會持續監控試圖訪問應用程序的每個設備的可信度和健康狀況。在用戶登錄之前,Duo 會檢查設備是否符合安全標準,例如操作系統是否更新、是否安裝了防病毒軟件等。如果發現設備存在安全漏洞,Duo 可以阻止該設備訪問企業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終端設備帶來的風險。 威脅檢測 Duo 內置的威脅檢測功能可以識別和阻止複雜的身份相關威脅,例如憑據填充攻擊和密碼噴灑攻擊。這些攻擊通常利用用戶的弱密碼或重複使用的密碼來獲取未經授權的訪問。Duo 通過檢測異常登錄嘗試和可疑行為,及時發出警報並採取措施,幫助企業抵禦這些惡意行為者的攻擊。 總結 總的來說,Cisco Duo 的適應性認證功能通過動態評估風險、限制訪問權限並持續監控設備健康狀況,為企業提供了全面的身份安全保護。這不僅有助於降低內部和外部威脅帶來的風險,還能提高整體安全性,確保企業的敏感數據和應用程序得到有效保護。

    August 24, 2024
←Previous Page
1 … 7 8 9 10 11 … 677
Next Page→

IT認證考古題|IT認證題庫|IT認證考試信息 –Killtest考古題網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